首页 > 游戏问答

三国志战略版万箭齐发怎么用 万箭齐发战法使用心得分享

时间:2023-01-14来源:网络整理:游戏藤(www.youxiteng.com)

万箭齐发使用心得

在《三国杀》所有游戏牌中只有1张【万箭齐发】。
群攻型锦囊,内奸抓到可以打出来大乱天下,中盘以后注意一下不要削弱弱势一方的势力。其他两方则要看情势而用,己方如有一点体力或者0手牌贫血者,要慎用。
反贼如果发现能速秒主公,那可以不在乎一血的队友,队友死了还能给你提供三张牌。
忠臣则要先注意自己的位置,如果下家有好几个反贼,那不能秒一个反贼的话还是别用了,消耗了主公的【闪】,后面的反贼若对主公形成集火,主公很危险。如果自己的位置靠后,那主公没贫血或手牌多就可以用。
主公尤其要当心,因为误杀忠臣是要弃光手牌和装备的。有时候会出现好几个反贼一血,忠臣也一血的情况,这时就要判断位置,忠臣在一血反贼之前,那可以搏一下,因为【万箭齐发】按位置顺序结算,忠先死,弃光当前所有牌;贼后死,仍然能摸牌,主公不会面临无手牌的危险情况。反之就等于摸了一把牌,然后弃光,很危险。
遇上【万箭齐发】和【杀】都可出的情况,一般先出【万箭齐发】再出【杀】。一来你的攻击目标可能死于【万箭齐发】,你仍可以杀别人;反过来,则等于浪费了【万箭齐发】的一个火力点,把出【杀】的机会白费了。
二来你可以等【万箭齐发】过后,再判断杀哪个,也许局面会变化,你的杀有更好的目标呢?
使用【万箭齐发】要特别注意张角,此人打出【闪】(包括【八卦阵】判定成功)之后可立即发动【雷击】。不是特别必要的时候最后不要因此丧命。

现代射箭,靶距70米。古代说箭射百步,以当时的步计,无论如何也在100米以内,甚至50米左右。在这个距离内,可以确保一定的精度,也有把握射穿对方的铠甲。对于以前人来说,这是常识,所以叫战的将领不会走到这么近的距离去,如果在100米开外,甚至更远的地方,来箭的速度、角度、威胁性都大打折扣了——所谓强弩之末。这种情况下,挡避敌箭就是武将的基本素养——如果这种技能都没有,就别去叫战了。

如果箭要射更远,又要有一定精度,也不是不可以。

一是用箭阵。这是因为普通弓箭手确实可以射更远一些,但结果是精度下降,难以命中对方来将。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以布置大队弓箭手齐射。但由于涉及人员调动,箭阵部署,很多时候对方来将也会注意到。显然,他会主动避开有效射程。

二是使用器械。问题是一样的,布置大型弩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对方也会相应有所准备。澶渊之战时,辽军不了解宋方床弩的性能,主将没有站在比较安全的距离。明清之际,两军交战就不是射箭了,直接开炮都可以。如果对于火炮射程估计不足,甚至会造成主帅受伤的情况。

最后,当然可以找一个臂力惊人的人来射。一开始说的薛仁贵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兵对兵,将对将,这是中国古典小说及评书演义里最常见的“战争场景”。

《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战争,全是英雄主义的表演,什么关羽斩颜良文丑,白门楼三英战吕布,定军山黄忠斩夏侯渊等等,明明是一场场激烈残酷、流血漂卤、伏尸千里的血战,竟被小说家们排演成了一幕幕小型打斗戏。

如此说起来,小说里渲染的所谓二十万、八十万大军,还有什么意义呢?全是来烘托场景的。无关乎赵子龙出入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地!不是无人,而是普通士兵全跟纸扎的一样,毫无用处!

提这个问题的仁兄,很可能就是上了小说评书的当,以为只要评出(好比隋唐)几十条英雄,按其武功高下排好名,基本上打仗就靠运气了。好比排名靠后的秦琼别碰上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那便是好运;而宇文成都别在战场碰到第一条好汉李元霸,那也便是好运??以此类推,武功高低,是生是死,都按英雄榜名次预先决定了!

可是,古代打仗就靠几位名将,其他小校官兵全都是摆设,只配擂鼓叫阵?

三国时期也有单挑,但绝没有演义里写的那么多,更没有那么精彩,基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双方都约定好的情况下,更类似决斗,孙策和太史慈确实有过,吕布和郭汜也有过,但这都不影响战斗结果。另一种就是乱军中的突袭,关羽杀颜良就是如此:“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注意是“刺”,而不是“斩”,那时候还没有青龙刀,关羽用的应该是槊。

另外,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和项羽还真差点有过一次单挑,情况也确实如问题所说,项羽差点射死了刘邦。当时两军在广武涧对峙,项羽想和刘邦单挑,刘邦没有应战,却把项羽骂了一通,项羽大怒,用弩射中了刘邦的胸口,刘邦赶忙弯下腰,假装摸自己的脚,“虏中吾指。”总算掩饰了过去,如果那一箭射死了刘邦,还不知道历史会如何发展。

自然非是!

打仗在任何时代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兵多的一方总占天然的优势,不是手下有一两员功夫排名在前的英雄就可了事的。正因为需要集体,所有才有严密的军事组织(军、阵、营、哨、队等)以及要经常排练的阵法,所谓“排兵布阵”也!两军对垒时,也总以大队人马的冲锋为最主要的战法。

像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大将,如果也跟普通将校一样冲锋在前,轻易地与敌交手,一旦折损了,岂不是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从另一方面来讲,像关羽这样的大将,在《三国演义》里几乎就是蛮斗,尽夸他刀法好了,全没见到他用兵之妙,“好主意”(帅才所需讲的兵法)全被诸葛亮一人包圆了!

事实上,在古代战场上被射死的人,很少是一箭穿胸,而多像上图一样,被“箭射成了一只刺猬”!古代的箭就像今天的火箭炮,必须齐射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效能,如果己方大将太前出,过于靠近对方,敌人忽然下令来个齐射,这位大将岂不当场变成一只死刺猬?在万箭齐发的覆盖之下,他根本没处可逃。须知诸葛亮草船借箭,一借就是十万枝呢!

苏轼这句诗写得好:“三千强弩射潮低”!想死的可劲往前冲吧!

好,再回到问题本身,既然没有大将在两阵中央“杀它三百回合”,那何来一冷箭射之呢?况且箭的射程相当有限,其准头与杀伤力与其所射的距离为负相关,也就是距离越远越不易射准,杀伤力越低。基本上在二三十米开外,箭就只能是概率性杀伤了。

那种以为,只消神箭手搭箭在弦,一箭射去,对方大将应弦而毙的场景,辄又是上了电影的当了!弓箭作为一种“远程攻击性武器”,要发挥其杀伤力,要在于“万箭齐发”。

一支箭改变历史的情况,不是没有,那也只是万箭齐发时造成的偶然性战果,比如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见军情紧急,将头伸出船舱外探视,忽被一箭不偏不倚射中脑壳,顿时挂了!可是这一箭是瞄准他射的吗?当然不是。他是被箭雨中不知名的一支偶然射死的。

不是一支箭改变了历史,而是陈友谅不小心探头改变了历史!

真正的单挑也不是没有,但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春秋时期的战场上有“致师”的风俗,《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了晋楚两国的?之战,当时楚国的许伯、乐伯、摄叔三人共同驾驶一辆战车,各自提到了“致师”的内容:“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乐伯曰:‘吾闻致师者,左射以?,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最后,他们这辆战车“皆行其所闻而复”:御者许伯驾驶战车跑到敌军营前,让车上的旌旗擦过敌营的壁垒;车左乐伯一面发矢射敌,一面代御操缰,让许伯下车去整理好马的颈革;车右摄叔杀入敌营,斩取敌军首级,并抓回一个俘虏。

必须说,所谓单挑其实是不存在的,是《三国演义》《说唐》《水浒传》这些小说想象出来的一种战争模式。

网上有一批“武评”爱好者,就是依据小说中武将单挑的情节,给关羽、吕布,给呼延灼、鲁智深定个武力高下。评书里的武将单挑,我们耳熟能详。长沙城下,老将黄忠大战关云长;潼关阵前,许褚裸衣战马超,让人读来心潮澎湃。

但仔细一想,两军对垒,军队的人数、装备、士气,以及将领的指挥无一不影响战场胜败,战争没有理由会被两个逞匹夫之勇的将军所左右。否则脚有残疾坐轮椅指挥的孙膑,也不可能让孔武有力的庞涓死于乱箭之下。

历史上,真正的著名武将单挑极其罕见。上文提过关羽斩颜良算是一例,还有就是孙策和太史慈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太史慈曾带一名随从在野外与孙策一行偶然相遇,遂上前迎战。当时“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两人打了一个平手。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古时武将不到保命的关键时刻,断不会赤膊上阵,与敌将拼个死活。

通常所说的为将之勇,并不是单挑,而是率军突营陷阵。如《三国志》中有吕布手下大将高顺,此君常率精锐“陷阵营”,突袭敌阵,攻无不克;还有就是夺了侄子江山的明成祖朱棣,他时常率骑兵突袭军阵,屡屡得手。不过,朱棣的勇武另有乾坤,皆因侄子建文皇帝有旨意,要抓活的。讨逆军上下被捆上手脚,才让朱棣有恃无恐,不然明枪暗箭,匹夫之勇焉有活路?

都什么社会了还玩单挑?还以为自己是李小龙啊!现在用枪啊!用枪!~~~《夺帅》

古代人也不傻,有弓箭谁没事拿个叉子互相叉来叉去的?弓箭就是古代的手枪步枪,100步远一箭撂倒,看!射的多准!很拉风的!

神马?一吕二典三关羽,个个都爱单挑?没听错吧?!三国演义你也当真?!花荣说他要射左边门神的眼睛,嗖的一声就射中了~射人不是更好?门神招谁惹谁了?

说春秋战国前期还单挑,好像没什么特别的证据。如果你真能拿出什么典籍说这里面有记载,我只能说你是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战士。又不是古罗马斗兽场里角斗,一对一再精彩也没群殴好看啊!还有人与兽~

古代单挑有没有呢?有!绝对有!但绝对不会是关羽战吕布!这家伙要是一旦挂了,手下那三五千兵还不鸟兽散啊?群殴看不成了,很扫兴的。

一般围城会打个单挑活跃一下气氛,主将派个骁勇的劲卒和对方劲卒PK一下。打赢的变刺猬,打输的直接挂了,能打赢还活着跑回来的算你本事。说唐太宗征高丽,白袍将军薛仁贵不是杀的天翻地覆么?嗯,那时候薛仁贵还没那么牛叉,劲卒而已,又没说李世民和高丽参单挑定输赢。

做将军能带兵5000以上的,起码会写字,看过兵法,懂天文不至于迷路,识地理能找水源不至于让大家渴死。这带兵的家伙脑袋一热就单挑,他死的壮烈辉煌了,那5000兵自己走回来啊?!

既然大家选派好了劲卒单挑,就必须事前声明不许用暗器,当然了,弓箭也是不允许的~守城的放人出来是要提防对方趁势攻城的,弓箭伺候!攻城方也要防止对方单挑上瘾一个不小心杀过来搅局,弓箭伺候!所以打赢了变刺猬,打输了提前做刀下之鬼。

花荣说:哥哥,且看我射那厮的左手!说罢拉满弓,只听弓弦响过,门楼上那人左手被箭贯穿钉在墙上~~~众兄弟都喝了声彩。大哥,你能射人家左手,确定人家没有拿弓箭的伙计么?不带这么泡的,你当群众是奥利奥啊!

最重要的还是箭法不济,古代双方阵前越有四五百米的样子,而弓箭手的有效射程也就在四五十米左右的样子,即便神射手也就就只能达到六十多米。

双方单挑大将都跑到中间去,离双方阵前还有二百米呢,让弓箭手怎么射,而且都焦灼地互殴着,万一射到自己人咋办?

不要想古代人对名誉气节看的多么重,都不是傻子,战斗中,杀死对方保住命才是最要紧的,谁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去考虑其它。

关羽赵云这样的大将更不会被主公拿性命去开玩笑,万一对方有卑鄙小人怎么办?所以一旦名将单挑的时候,早已经把外部干预的因素全部排除掉了,就像把阵前距离再扩大几十米。

顺便普及一下冷兵器时代战场常识。

弓箭兵的抛射大约在50米至100米的距离;

步兵冲锋是在150米开始快走、100米的时候小跑,最后30米才冲锋;

骑兵的冲锋距离大约是在200到400米。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