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攻略

《人渣》如何查看自己生了什么病 常见病症治疗方法介绍

时间:2024-01-19来源:网络整理:游戏藤(www.youxiteng.com)

鸡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妇科常见病症怎样治疗

月经先期【概述】月经周期每月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为“月经先期”。月经先期,现代医学称之为月经频发,多指月经周期短于21天。月经频发与卵泡期过短、卵泡发育迅速而致排卵提前有关,还与黄体功能不全及黄体过早萎缩有关,本病多见于生育期的妇女。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平素嗜食辛辣油腻食物或郁怒伤肝,引动肝火,以致血分蕴热。因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两脉与月经密切相关。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提前而至。月经先期量多者,为水火俱旺;先期量少者,为火旺而阴水枯竭。其后期量少者,固属血寒不足;后期量多者,则属血寒有余。
月经先期的治疗重在调整周期,使之恢复常度。按其证候属性或补或泻,或养或清。若虚中有实或实中有虚者,亦当注意养营安血,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治疗】1.气虚证(1)脾气虚弱证【症状】月经提前,可伴量多或量少,色淡或红而不鲜,质清稀,兼见纳少便溏,脘闷腹胀,气短懒言,或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无力。【方一】补中益气汤【来源】《脾胃论》【组成】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杭白芍9克,当归炭9克,陈皮4.5克,升麻9克,柴胡4.5克,炙甘草9克。
【功效】补脾益气,固冲摄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人参、黄芪益气为君;白术、甘草健脾补中为臣;当归补血,陈皮理气为佐;升麻、柴胡升阳为使。
【按语】全方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摄血归经之效,使月经自调。若经量过多,可酌加炒地榆、龙骨、牡蛎固涩止血。若气虚日久,导致阳虚,而见经色淡白、质清稀,小腹冷痛,脉沉迟者,可酌加盐炒小茴香、桂枝、淫羊藿、巴戟肉等温宫散寒、固冲止血之品。若气虚挟瘀可在益气化瘀前提下,酌加益母草、茜草、三七等。
(2)肾气虚证【症状】月经提前,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暗淡而质薄,可伴有腰脊酸痛,或夜尿频多,舌质淡嫩,苔白润,脉细弱。【方一】固阴煎【来源】《景岳全书》【组成】菟丝子12克,熟地12克,山茱萸15克,人参9克,山药30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2克,远志9克。
【功效】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气,熟地、山萸肉,滋肾益精;人参、山药、炙甘草健脾益气,补后天养先天以固命门;五味子、远志交通心肾,使心气下通,以加强肾气固摄之力。
【按语】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固冲调经之效。腰脊酸痛或强痛者,酌加羌活、鹿角霜、金毛狗脊通达督脉。精血亏虚者,酌加枸杞、熟地、山萸肉等。
2.血热证(1)阳盛血热证【症状】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或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方一】清经散【来源】《傅青主女科》【组成】熟地15克,地骨皮15克,粉丹皮12克,杭白芍9克,黄柏9克,茯苓9克,生甘草4.5克。
【功效】清热凉血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丹皮、青蒿、黄柏清热泻火凉血;地骨皮、熟地清虚热而滋肾水;白芍养血敛阴;茯苓行水泻热。全方清热泻火,凉血敛阴,使热去则阴不伤,血安而经自调。
【按语】若大便燥结,心胸烦躁,面赤舌红,可去黄柏,酌加炒大黄,以清解阳明燥实。若血色紫红而稠粘,可酌加益母草、法半夏,化瘀祛湿。若经量过多,可去茯苓之渗利,以免伤阴,酌加炒地榆、茜草,凉血止血。
(2)肝郁血热证【症状】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胀,乳房胀痛,或心烦易怒,或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方一】丹栀逍遥散【来源】《内科摘要》【组成】丹皮12克,栀子9克,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薄荷3克,炙甘草4.5克。
【功效】舒肝清热,凉血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丹皮、栀子、柴胡舒肝解郁,清热凉血;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补中;薄荷助柴胡舒达肝气。诸药合用,使肝气畅达,肝热得清,热清血宁,则经水如期。
【按语】经行不畅血块多者,加泽兰、丹参、益母草活血行滞。如少腹痛甚,可加炒金铃子、酒元胡,疏郁理气止痛。经量多者,去当归,因其香窜活血,性温,走而不守,故血热经多者用之不妥。
(3)阴虚血热证【症状】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方一】两地汤【来源】《傅青主女科》【组成】生地15克,地骨皮15克,玄参10克,麦冬9克,阿胶9克(烊化)白芍9克。
【功效】养阴、清热、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滋液,壮水以制火;地骨皮清虚热,泻肾火;阿胶滋阴补血;白芍养血敛阴;旱莲草、女贞子清热凉血滋阴。全方重在滋阴壮水,水足则火自平,阴复则阳自秘,则经行如期。
【按语】虚阳上亢,出现头晕、耳鸣、冲热等症,可在两地汤中加蒺藜、钩藤、夏枯草、龙骨、牡蛎,以平肝潜阳。若阴虚内热,热迫血行,以致经量过多者,则可在两地汤基础上加炒地榆、茜草凉血止血。
月经后期【概述】月经周期延迟7天以上,甚至每隔四、五十天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且经期和经量在正常范围,称“月经后期”,又称“经期延后”、“经迟”。如仅延期三、五天,且无其它不适者,不作月经后期论。若偶见一次,下次月经来潮仍然如期者,或青春期月经初潮后一年内,或围绝经期绝经前,周期时有延后,无其它症候者,亦不作病论。
月经后期现代医学称之为月经稀发。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超过40天的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稀发即可发生在有排卵性月经周期中,也可发生在无排卵性月经周期中。发生于前者,多因为卵泡发育成熟时间延长,这与甲状腺功能不足,新陈代谢过低,使得卵巢不能按时排卵有关;发生于后者,则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排卵功能受到抑制,卵泡发育不良而致月经周期延长。
【治疗】1.肾虚证【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方一】当归地黄饮【来源】《景岳全书》【组成】当归15克,熟地1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0克,甘草6克。
【功效】补肾养血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以当归、熟地、山萸肉养血益精;山药、杜仲补肾气以固命门;牛膝强腰膝,通经血,使补中有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重在补益肾气,益精养血。
【按语】若肾气不足,日久伤阳,症见腰膝酸冷者,可酌加菟丝子、巴戟天、仙灵脾、杜仲等以温肾阳,强腰膝。带下量多者,酌加鹿角霜、金樱子温肾固涩止带。2.血虚证【症状】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或手足发麻;唇舌淡白,脉细弱。【方一】小营煎【来源】《景岳全书》【组成】当归15克,熟地30克,芍药15克,山药15克,枸杞12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血补冲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补肝血;芍药和营养肝,敛阴益血;熟地、枸杞滋阴养血填精;山药健脾滋肾;炙甘草益气健脾。全方滋肝肾,益精血,滋血之源,故主血少阴虚之证。血虚月经延后,乃营血亏少,冲任不足,肾为生精化血之所,肝为血之库府,脾为生化之源,故调之重在滋水,重在补脾,本方填精滋血,益气健脾,故亦宜之。
【按语】如因脾虚运化无力,兼见脘闷食少,便溏者去当归之润肠加党参、白术、砂仁益气健脾止泻。心悸不眠者加五味子,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如兼潮热、盗汗、心烦者,为血虚阴亏,虚热内生,酌加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以滋肝肾,清虚热。如兼见四肢清冷,小腹冷,腰膝筋骨疼痛者为血虚兼寒,原方去芍药之阴柔加杜仲、牛膝、肉桂以强筋骨,温中补阳,散寒止痛。【方二】归地滋血汤【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组成】当归20克,熟地30克,鹿角霜12克,党参10克,白术20克,桑寄生12克,枸杞15克,山茱萸12克,香附10克。
【功效】滋肾益精,养血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熟地、枸杞补肝肾,养血,益阴;鹿角霜、山茱萸温肾阳,益精血;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益生化之源;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酸软;香附疏达气机,使诸药补而不滞。
【按语】全方以补肝肾,益精血为主,佐以益气健脾,有气血双补之效,故宜于血虚月经后期而兼见气虚者。
3.血寒证(1)虚寒证【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方一】温经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当归12克,吴茱萸12克,桂枝9克,白芍20克,川芎12克,生姜6克,丹皮12克,法半夏9克,麦冬10克,人参9克,阿胶11克,甘草6克。
【功效】扶阳祛寒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暖宫,通利血脉;当归、川芎、白芍、阿胶养血活血调经;丹皮祛瘀;麦冬、半夏、生姜润燥降逆和胃;人参、甘草补气和中。
【按语】全方寒热虚实并用,而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调经为主。古人誉本方为调经之祖方;若阳虚甚,症见形寒肢冷,腰膝冷痛者,酌加补骨脂、巴戟天、仙灵脾等以温肾助阳。
(2)实寒证【症状】经期延后,量少或正常,经色黯红,质正常,有血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减;面色青白,或肢冷畏寒,唇色黯红,舌紫而黯,或有瘀点,脉沉紧或沉涩。【方一】姜黄散【来源】《证治准绳》【组成】姜黄9克,白芍12克,玄胡索12克,牡丹皮9克,当归20克,莪术9克,红花15克,桂心6克,川芎15克。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行滞。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桂心辛甘大热,温通血脉,散寒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姜黄、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玄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丹皮、红花活血祛瘀,白芍药养血柔肝止痛。
【按语】全方除丹皮、白芍外,均为辛温之品,合用能温经散寒,破血祛瘀,行气止痛,故治血脏久冷,月水不调,脐腹剌痛等寒凝血瘀之证。月经后期,经色黯红,量少有块,小腹冷痛拒按,亦属寒凝血瘀,采用本方施治,颇为相宜。【方二】温经汤【来源】《妇人大全良方》【组成】当归20克,川芎15克,芍药12克,桂心6克,莪术6克,牡丹皮10克,人参9克,牛膝12克,甘草(炒)6克。
【功效】温经散寒,通脉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桂心温经散寒通血脉而止痛,当归补血调经,又能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人参补气扶正,助桂、归、芎宣通阳气而散寒邪;莪术、丹皮牛膝活血散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按语】全方有益气通阳,温经散寒,活血祛瘀之效。故宜于寒气客于血室,以致血气凝滞,脐腹作痛之证。今用以治寒凝血瘀,月经后期,小腹冷痛拒按,兼见气短神疲者,亦取其益气通阳、温经活血之力,如腹痛甚者酌加蒲黄、五灵脂或延胡索以化瘀止痛,经量过多者去莪术、牛膝之破血祛瘀加炮姜炭、焦艾叶以温经止血。
3.气滞证【症状】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质正常或色红质稠,行而不畅,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按之不减。精神郁闷,胸胁胀满不舒,时欲叹息,或胸闷胁胀或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偏红,苔正常或薄黄,脉弦或弦数。【方一】加味乌沉汤【来源】《证治准绳》【组成】乌药6克,砂仁6克,木香6克,玄胡索15克,香附(炒,去毛)12克,甘草6克。
【功效】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乌药、香附理气行滞,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和中气行气,养胃醒脾,甘草和中,兼能调和诸药。
【按语】全方重在理气行滞以调经止痛。妇人经前脐腹疼痛,痛在经前为实,痛而拘急为气滞,治宜理气行滞止痛,故用本方主之。此处以治气滞所致的月经后期,亦取其理气行滞之功,用时加当归、川芎增强活血调经之力,使气血流畅,则病自愈。如兼见经量过多,经色深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者为气邪化热,上方加丹皮、栀子清泻郁热,两胁痛者加青皮、白芍理气柔肝止痛。【方二】疏肝解郁汤【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组成】香附12克,青皮12克,柴胡15克,郁金3克,丹参9克,川芎9克,泽兰6克,延胡15克,金铃炭9克。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香附、青皮、柴胡、郁金解郁行气疏肝;丹参、川芎、泽兰活血化瘀;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金铃炭行气止痛兼能清热。
【按语】诸药合用有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宜于痛经证见月经量少,行而不畅,脘胁胀满,矢气即舒等气郁血滞之证而兼有微热者。月经后期量少、有块,小腹胀痛,胸胁胀满为气郁血滞。经血红,舌质红,苔微黄为郁已化热。脉弦涩,为气郁血滞之征。故亦属气郁血滞化热之证,宜用此方加黄芩、山栀。经量多者去川芎之辛温活血,加益母草、茜草炭、炒地榆以清热止血。
月经衍期【概述】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超过7天,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亦称“经行先后无定期”。本病以月经周期紊乱为临床特征,可连续两三个周期提前又出现一次后退,亦可能两三个周期推后又见一次提前,没有一定规律,故又称为“经乱”。
月经先后不定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直接有关。当体内促卵泡生成激素与促黄体生成激素的比例失调,或下丘脑分泌的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受到抑制,月经中期的黄体生成激素高峰消失,则表现为月经后期。若卵泡发育不良,雌激素分泌不足,则表现为月经提前。
中医认为,气血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是造成本病的主要病机,其病因多由肝气瘀滞或肾气虚衰所致,而以肝郁为主。肝为肾之子,肝气郁滞,疏泄失调,子病及母,使肾气的闭藏失司,故常发展为肝肾同病。
本病治法贵在调理气血、冲任,从而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治疗应按病性的虚实寒热或补、或疏、或温、或清。肾气亏虚者补之固之,肝郁气滞者疏之调之,脾气虚弱者益之健之。气血和,冲任调,则经自如期。
【治疗】1.肾气亏虚证【症状】月经周期时先时后,量少,色淡,质清,带下清稀量多;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酸软,小便频数清长,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细弱。【方一】归肾丸【来源】《金匮要略》【组成】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山药20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枸杞12克,杜仲12克,菟丝子12克。
【功效】补益肾气,调固冲任。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归肾丸平补肾气,不寒不热,故宜于肾气亏虚,月经先后无定期者,但方中茯苓行水,非肾气虚小便频数清长者所宜,故去而不用。加益智仁补肾气,缩小便。
【按语】适用于肾气亏虚,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质清,兼见头晕耳鸣,腰酸软,小便频数或清长,舌淡脉细弱者。【方二】右归丸【来源】《景岳全书》【组成】熟地124克,山药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当归9克,制附子6克,肉桂6克。
【功效】温肾壮阳,补冲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归肾丸补肾气,去茯苓之渗利。加鹿角胶补肾阳,益精血,制附子,温补肾阳,益命门之火。肉桂温脾肾之阳,益火消阴。全方温肾阳,益精血,兼能温冲调经。故宜于肾阳虚封藏失司,而月经先后无定者。
【按语】如经量过多者去当归、肉桂之通利血脉,加补骨脂,焦艾叶温经止血。若大便溏泻者去当归之润肠,鹿角胶之滋腻,加补骨脂,肉豆蔻补肾助阳,温脾止泻。食少腹胀者加砂仁和中醒脾。夜间尿多者加乌药、益智仁温肾缩小便。白带清稀量多者加金樱子、生牡蛎固涩止带。
2.肝气失调证【症状】月经周期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正常或紫红,经行不畅,或有血块。经前乳房或小腹胀痛,经来痛减;精神郁闷,或心烦易怒,或胸闷不舒,时欲太息,两胁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方一】逍遥散【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白术12克,茯苓9克,甘草6克,煨姜3片,薄荷3克。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调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白术、甘草培补脾土。加薄荷少许以强疏散条达之功,煨姜配归、芍以调气血。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补脾养血之功,故主肝郁血虚,脾土不和之证。用以治肝气失调之月经先后无定期,亦取其疏肝解郁养血之意。
【按语】如兼见脘闷纳呆者,加厚朴、陈皮理气和胃。气滞血滞,经来有块,小腹胀痛,加延胡索、丹参、炒蒲黄、五灵脂,行滞活血止痛。肝郁化热,经量增多,色红,质稠者去当归、煨姜之辛温行血,加丹皮、栀子、茜草炭、贯众炭清热止血。肝阳偏亢,并见头目眩晕,舌红口干者,原方去煨姜、薄荷等辛散之品,酌加钩藤,菊花、石决明等平肝潜阳。【方二】定经汤【来源】《傅青主女科》【组成】菟丝子(酒炒)15克,白芍(酒炒)12克,当归(酒洗)9克,熟地黄15克,山药(炒)12克,白茯苓12克,荆芥穗(炒黑)9克,柴胡12克。
【功效】疏肝养血,补肾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荆芥穗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菟丝子、熟地黄,山药补肾气、益精血;茯苓健脾行水。
【按语】全方重在舒肝郁以解肾郁,补肾精以生肝血,使肝肾之气舒而精血旺,则经水自有定期。今用治肝郁月经先后无定期,兼见腰酸软,精神疲惫;经量减少等肝肾同病者颇为相宜。
经期延长【概述】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了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又称“经事延长”。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者、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经期延长。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后引起的经期延长也按本病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虚热和血瘀。
本病以经期延长而月经周期正常为辨证要点。治疗以固冲调经为大法,气虚者重在补气升提,阴虚血热者重在养阴清热,瘀血阻滞者以通为止,不可概投固涩之剂。
【治疗】1.气虚证【症状】经行时间延长,量多,经色淡红,质稀,肢倦神疲,气短懒言,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脉缓弱。【方一】举元煎加阿胶、艾叶、乌贼骨【来源】《景岳全书》【组成】人参9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升麻6克,阿胶11克,艾叶12克,乌贼骨12克。
【功效】补气升提,固冲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补气健脾摄血;升麻升举中气;阿胶养血止血;艾叶暖宫止血;乌贼骨固冲止血。全方共奏补气升提,固冲止血之效。
【按语】若经量多者,酌加生牡蛎、五味子、棕榈炭;伴有经行腹痛,经血有块者,酌加三七、茜草根、血余炭;兼血虚者,症见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酌加制首乌、龙眼肉、熟地。
2.虚热证【症状】经行时间延长,量少,经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脉细数。【方一】清血养阴汤【来源】《妇科临床手册》【组成】生地15克,丹皮12克,白芍12克,玄参12克,黄柏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2克。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柏、丹皮清热凉血;生地、玄参、旱莲草滋阴凉血止血;女贞子滋肾阴;白芍敛肝阴。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凉血调经之效。
【按语】若月经量少者,酌加热地、丹参;潮热不退者,酌加白薇、地骨皮。
3.血瘀证【症状】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小瘀点,脉涩有力。【方一】棕蒲散【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组成】棕榈炭12克,蒲黄9克,炭归身9克,炒白芍12克,川芎9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秦艽9克,泽兰12克,杜仲12克。
【功效】活血祛瘀,固冲调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归身、川芎、泽兰活血祛瘀;丹皮、生地、白芍凉血和阴,清泄血分之热;秦艽、杜仲壮腰补肾,固摄冲任;蒲黄炭、棕榈炭活血止血。
【按语】全方活血祛瘀,凉血止血,故月经可调。

求一本介绍常见病的症状、治疗方法的书。

公立医院看医生,中药正确治疗才能彻底解决。

常见鱼病有哪些?

鱼病主要分为两类。
(1)生物性鱼病: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为微生物鱼病。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传染性较高,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为寄生虫鱼病,其特点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2)非生物性鱼病: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的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此类鱼病种类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只要加强管理,作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妇科疾病?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妇科疾病
  1、妇科炎症会使私密部位如阴唇、会阴、肛门周围有烧灼感和奇痒,就像有很多小虫子在爬。
  2、由于炎症刺激和盆腔充血,会导致白带发黄、白带增多、脓性白带、白带血丝,白带出现鱼腥味、腥臭味、甚至恶臭味,形状像豆腐渣。
  3、急性妇科炎症累及腹膜时可引起剧烈下腹痛,慢性炎症形成瘢痕粘连及盆腔充血可造成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在性生活、劳累或月经前后加剧。
  4、一旦妇科炎症波及女性尿道口,就会引起频繁的便意,出现尿频、尿急的情况。
  5、月经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过多或过少,不规则出血等,宫颈局部的炎症还可能导致性生活后出血。
  为什么女性容易患上妇科炎症呢
  1、女性的生殖器、腹腔与外界是相通的,病菌可由阴道进入子宫。
  2、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非常娇嫩,皮肤汗腺丰富,皱褶多,隐蔽不暴露,透气性差,容易被病菌攻击。
  3、通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它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长,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菌和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
  4、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
  5、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临近,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
  6、月经期同房,女性子宫内的酸性环境被冲淡,同房的自洁能力减弱[10]。此时行房会把外界细菌带入,感染子宫内膜导致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的危害有哪些
  其一,炎症不及时治疗,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甚至导致某些部位的恶性病变。
  其二,炎症不治疗会使身体长时间处于炎症的侵害环境中,对免疫功能、新陈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其三,一些妇科炎症不仅危害女性本人,而且还会波及家人,若是妊娠女性,还可引起宫内感染、产道感染等环节感染新生儿,造成流产、早产、先天发育畸形、智力低 下等严重后果。
  其四,妇科炎症多半是由于女人的子宫和卵巢的问题,而阴道是导致宫巢病变的唯一通道,所以要想宫巢和,必须阴道合!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保证阴道的清洁和润爽。这一方面,丈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持性生活的清洁,也是保护女人的重要因素。
展开全部内容
人渣scum

人渣scum

类型:游戏攻略大小:版本:1.0 安卓版语言:中文

下载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